一直想要这样的生活,只闻花香,不谈悲喜,喝茶读书,不争朝夕。阳光暖一点,再暖一点;日子慢一些,再慢一些。慢慢生活,才能完全体味到其中或甜或咸或酸或辣的各种滋味。把有限而无尽的时间无限拉长,在自己的内心里,控制时间的长短及宽窄。
有些人无法忍受大城市的嘈杂,有些人无法忍受小城里的安逸。大城市也好,小城市也罢,那根本就不是问题。问题是,生活就是生活。它不会因为你生活在大城市里,就不赐予你孤独与难堪;它也不会因为你生活在小城市里,就不施加给你贫穷与压力,就让你完全不用奋斗与进取,就用不着自省与反思。生活,在哪里都一样。不一样的是,你如何生活。
三毛说:“书读多了,容颜自然改变,很多时候,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为过眼云烟,不复记忆,其实它们仍是潜在的。在气质里、在谈吐上、在胸襟的无涯,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。”走路也一样,你走过的路从来都不会欺骗你,你健康的身体、你乐观的精神、你旺盛的精力,谁都可以感受到。所以,要么读书,要么走路,身体和灵魂,必须有一个在路上。
生活天天有惊喜,人生处处有奇迹。过不好当下,还说什么远行?痛苦从来不是财富,对痛苦的思考才能成为财富。磨难从来不会让人成长,对磨难的担当才会让人成长。远行从来不是救赎,成熟理性的人能从容疗伤,自我治愈,根本不需要谁来救赎。
一个人最好的样子就是平静一点,哪怕一个人生活,穿越一个又一个城市,走过一条又一条街道,仰望一片又一片天空,见证一次又一次别离。然后在别人质疑你的时候,你可以问心无愧地对自己说,虽然每一步都走的很慢,但是我不曾退缩过。
在最难熬的时光里学会一路狂奔,不多想,也不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,人生来便是要努力的,你可以哭泣,但是不能忘了奔跑。生命里那段最难熬的时光,成了日后刻在美好时光钻石上的横切面。它们带着外人无法体会的疼痛,成了今天你看到的浮华的璀璨。每个人都有一个蜕变的过程,这个过程只能自己咬着牙度过,熬过了变化茧成蝶;熬不过,便像蒲公英一样,被生活的风吹着走。
很对事情都可以被人比较,唯一无法比较的就是经历。很多东西都可以被后人超越,唯一不能超越的是生命的深度。很多事情都可以在蹉跎里被粉碎,唯一不曾放弃的是对梦想的执着。
走到生命的哪一个阶段,都该喜欢那一段时光,完成那一阶段该完成的职责,顺生而行,不沉迷过往,不狂热地期待着未来,生命这样就好。不管正经历着怎样的挣扎与挑战,或许我们都只有一个选择:虽然痛苦,却依然要快乐,并相信未来。如果事与愿违,就相信上天一定另有安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