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郏县法院经过多方努力,成功调解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,修补了原被告双方积累多年的感情裂痕。
原告郭某与被告刘某是多年好友,并结为干亲戚。2008年,刘某因做生意急需用钱,遂借郭某2万元,归还4000元后,剩下的16000元迟迟未还。郭某多次上门催要无果,双方结下矛盾。2015年初,刘某向郭某出具“欠款16000元”的欠条一张,但未归还钱款。郭某无奈之下将刘某诉至法院。
考虑到案情的特殊性,承办法官本着既要保护原告合法权益,又要修补双方感情裂痕的原则,努力做好调解工作。经过几番努力,终于联系上刘某,然刘某避而不见,承办法官多次前往刘某家中均无功而返。法官只好通过电话向刘某讲法析理,最终刘某同意在家中与法官和郭某一起谈谈。到了刘某家,法官先是和刘某话家常,了解到刘某因生意失败,家庭生活一直比较困难。随后,法官又询问了双方结亲的过程,勾起了当事人美好的回忆,有效弥补了双方意见分歧,解开了两人多年的心结。刘某和郭某感受到了法官的温情和诚意,认识到了友情的珍贵,最终达成一致意见:刘某在三年内分三次归还郭某的钱款。离开的时候,两人露出了会心的笑容,并拉着法官的手道谢,表示以后彼此还是好朋友、好亲戚。
多年来,郏县法院堂街法庭的法官们在办案过程中,一方面严格按照法律规定,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,另一方面十分注重通过办理案件,有效化解社会矛盾,努力做到排难解纷、案结事了,受到了当事人和社会群众的广泛好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