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院中心法庭法官在日常办案中,积极进行巡回审判,巡回调解,深入践行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;办案中克服各种困难,注重实效,收到了良好效果。
4月22日下午,我院中心法庭的小张法官就驱车向郏县广阔天地乡大程庄村进发,准备巡回调解一起赡养纠纷案件。一场中雨刚刚滋润了绿油油的麦苗,下乡的路还十分泥泞,在路过一个斜坡时,警车熄了火——泥太大,车轮打滑。正在犯难之际,路过的几位农民大叔看到这个情况,热情地上来帮忙,小张法官和这几位大叔一起推车,才翻过了这个陡坡。几位大叔弄的满身都是污泥,小张法官感觉非常过意不去,刚要开口道歉,其中一位农民大叔哈哈一笑,说:“恁法官下乡给老百姓处理事,是做好事类,身上这点泥算啥,木牛事!”
到了村里,小张法官邀请了乡里的干部和村支书,一起来到当事人家中,大家围坐在桌前,给当事人做工作。这起赡养纠纷案件,是杨老伯老两口告自己的小儿子,要求支付赡养费和医药费。法官通过认真地询问原被告双方,又和村支书仔细交谈,明确了案情。老两口当初给三个儿子分家的时候,给老大和老二都分了责任田,将宅基地留给了小儿子。后来,该村进行新农村建设,要征用宅基地,给补偿了几万块钱。因为老大和老二家都不宽裕,就由老两口做主,把补偿款补贴给了老大和老二一部分。可是,老三自小就和老大有别扭,只愿意给二哥钱。当老爹的安排事没安排成,这就惹恼了杨老伯和老伴儿;一气之下,要求小儿子把宅基地让出来,重新分家。事情越闹越大,关系越搞越僵,就发生了这起老两口状告儿子的赡养官司。
吃透了案情后,小张法官心想,“解铃”还须“心药”医。就从家庭关系入手,首先宽慰了杨老伯夫妇俩,接着又教育三个被告,要他们冷静下来,“有事好商量”,一边的乡干部和村支书也在旁边劝和。一番入法入情入理的话,最终使杨老伯和三个儿子达成了调解协议,一家人重归于好。
听说杨老伯家的事被小张法官调解好了,村里的群众也都竖起大拇指说,“弄类(哩)不赖,这事说成了,以后他一家人又该(在)一块好好过日子了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