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您快把这碗饺子吃了吧,他们顶得住,您可顶不住......”7月22日中午,在庄严肃穆的审判庭,出现了这样劝人吃饺子的“不严肃”一幕。
张某和丈夫生育两男两女,四个子女均已成家立业。2017年丈夫去世后,张某独自生活,随着年龄的增长,张某失去了劳动能力,还患上了多种疾病。面对生活的压力,张某要求子女赡养自己,但是四个子女相互推诿,导致张某无依无靠。之后,在村委会、司法所多次调解下,四个子女达成轮流赡养张某的调解协议。在执行调解协议的过程中,因生活琐事,长子对张某不管不顾,其他子女仍轮流照顾张某。今年2月,张某因意外骨折住院,长子既不看望张某也未支付相关医疗费用。万般无奈的张某诉至法院,要求四个子女平摊住院费用,并轮流赡养自己。
接到起诉书后,薛店法庭庭长胡小霞第一时间联系了四个子女,认真听取意见,并多次从中华传统美德和相关法律规定两个方面给他们说道理、讲法条,希望他们能够履行赡养义务。但因长子与其他子女之间意见不一致而导致调解失败。
7月22日上午,郏县法院薛店法庭开庭审理了这起赡养纠纷案。由于长子网上参与开庭,手机信号较差,导致法庭审理异常缓慢。在庭审进行到中午12点30分时,长子不仅明确表达不赡养的意愿,还对张某横加指责。听到长子的这些话,张某额头不停冒汗,双手也微微颤抖起来。胡小霞见状果断宣布暂时休庭。原来,张某听到长子的话后情绪激动,加之早晨吃饭少,且患有低血糖等基础性疾病,导致身体不适。在了解情况后,胡小霞当即下厨房煮了一碗饺子,端到审判庭劝张某吃下。待到张某身体恢复后,胡小霞才宣布继续开庭。目前,该案庭审已结束,薛店法庭仍在继续做调解工作,希望打开母子之间的心结,做到案结事了。
儿子寒心,饺子暖心。这是发生在薛店法庭庭审现场的一幕,也是郏县法院落实司法便民利民的真实写照。近年来,郏县法院积极践行司法为民理念,立足日常工作实践,从点滴小事做起,用暖心服务和无私奉献的实际行动诠释为民服务的拳拳初心,用“柔性审判捍卫刚性司法”的方式处理每一个案件,让人民群众深切感受到庄严法律下的温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