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年前,她来到薛店法庭,立志扎根基层,为辖区群众解决纠纷、排忧解难,她是这么想的,也是这么做的,20年来,她走遍了薛店、茨芭、黄道、渣元4个乡镇的235个自然村,熟记去村子的每一条道路,被称为“从田埂中走出来的女法官”。
她是乡亲们口中的闺女、姨、大姐、妹子……
她也是一名共产党员、一名员额法官,
她就是薛店法庭庭长胡小霞。
胡小霞办案中重调解、注沟通,在基层法庭的20年里,她走村入户了解民情,去田间地头实地勘验,到老百姓家中拉家常、问寒暄暖。
为解决因外出务工、年老体弱不能参加诉讼的问题,胡小霞带领薛店法庭变“坐堂问案”为“上门服务”,推进“一线工作法”的巡回法庭审判,实现由“以法庭为中心”向“以群众为中心”转变,把法庭搬到偏远山区、田间地头、百姓家门口,达到审理一案,教育一片的效果。
李某与王某耕地相邻,2022年4月,王某在给麦苗打除草剂时,因风向不慎喷溅到相邻的李某种植的洋葱,导致洋葱苗受损,李某要求王某赔偿损失3000元。王某只同意赔偿100元,双方赔偿数额悬除较大,两人向法庭寻求帮助。如果让李某申请鉴定损失,会增加李某的诉讼成本,后期也不利于调解。考虑到这些情况后,胡小霞决定去实地查看洋葱的受损程度,再进行调解。2022年6月14日下午,她和法庭的同志顶着烈日一同前往洋葱地测量面积,计算受损亩产斤数。6月正是洋葱收获的季节,胡小霞通过电话咨询了几家洋葱收购商,了解洋葱市场价格,结合前期测量面积,初步计算出损失的金额。组织双方从法、理、情分头进行调解。功夫不负有心人,通过近3个小时的努力,最终李某与王某达成协议,王某一次性赔偿李某洋葱损失款500元,并当即履行,双方握手言和。
胡小霞还探索推出“午间法庭”工作法,她说:“农民农忙时节多,这一时段多是在田间地头,尽量不耽误群众的劳作时间就化解矛盾,也是我们这个小法庭为发展生产能做的一点事情”。她利用中午时间到当事人家中询问、调解、送达法律文书,深受老百姓的欢迎。3年来,她利用“午间工作法”共审结案件227件。
薛店法庭辖区面积大、人口多,年均收案300余件,而法庭只有员额法官1名,在案多人少的情况下,她大力弘扬新时代“枫桥”经验,与乡镇政府、司法所、派出所、村妇联、人民调解委员会、村两委建立长效工作机制,打造整体联动的“一体化”快速解纷机制,真正实现“小事不村、大事不出镇、矛盾不上交”。
2023年4月25日,郏县黄道镇的张某起诉妹妹要求分割土地补偿款60140元及青苗费970元,该款在村委会从2018年存到现在,一直协商无法分割。张某将诉状递交法庭后,胡小霞考虑到双方系兄妹关系,为彻底化解矛盾积怨,当天她到村委会,邀请驻村第一书记、村委会班子成员参加,通过近两个小时的面对面、背靠背调解,最终双方达成一致意见,该笔款项由张某分得25000元,下余36110元由妹妹分得。双方在调解协议上签字,使村委会将该笔补偿款得以顺利分割。
为使矛盾纠纷化解在最前沿,她在辖区117个行政村悬挂“一村一法官”公示牌,打通司法服务“最后一公里”,累计接听群众法律咨询电话140余次,化解矛盾纠纷56件。真正把矛盾化解在基层,化解在萌芽状态。
身为一名女性法官,她风雨兼程,巾帼不让须眉。二十年如一日,始终坚守在法庭一线,默默奉献。她一路走来,初心不改,始终站在群众最需要的地方,为民解忧。她用女性特有的耐心、细心和温馨,将司法温暖和人文关怀播撒传递;她不为名趋,不为利动,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铸就新时代的法魂,她用自己的一举一动,去守护法律的天平;她用自己的初心爱心,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对群众的承诺,书写了一名人民法官对党的无限忠诚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