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郏县人民法院执行法官“隔空”执结一起健康权纠纷案件。虽申请执行人和被执行人身在异地,但执行法官巧妙借助微信跨越空间,在指尖上化解纠纷。
王某与张某健康权纠纷一案,经郏县法院审理判决,判令张某于判决生效十日内赔偿王某各项损失5870.5元。判决生效后,张某迟迟未履行赔偿义务,故王某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。
该案进入执行程序后,执行法官通过网络查控系统调查了被执行人张某的财产情况,未发现可供执行的财产。经实地走访,了解到张某外出务工的情况后,执行法官电话与张某取得联系,并添加张某为微信好友,将执行文书以图片的形式发送给张某。之后,执行法官多次通过微信和张某进行沟通,向其释明相关法律规定及不履行义务的严重后果,奉劝其主动履行自己的义务。张某了解到成为“老赖”对自己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后,主动联系执行法官表示愿意履行自己的义务。为方便双方沟通,执行法官建立微信群聊,将双方当事人分别拉入群中,“同意”!“收到”!随着两位当事人在微信群里签收法律文书。最终,在执行法官的见证下,张某将钱转给申请人王某,一场纠纷在群里止戈!
此案中,执行法官巧妙借用微信送达、支付等方式,不仅促进了该起案件顺利执结,还为被执行人节约了交通费用,减轻了债务负担,双赢!高效又便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