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郏县人民法院东城人民法庭的法官以“手语”加“文字”的方式巧妙传递司法温度,成功调解一起涉及聋哑夫妻的离婚纠纷案件。
伍某、王某于2015年经人介绍认识并领证结婚,婚后双方生育一个女儿。因伍某与王某均系聋哑人,两人婚前缺乏充分了解,且婚后感情基础薄弱,性格不合,致使长期分居,妻子伍某遂诉至法院,要求离婚。
接到该案后,承办人及时发现原被告双方均为聋哑人,遂第一时间通过其各自直系亲属与本人沟通联系,并就双方的精神及智力状况、婚恋经过、离婚意愿、子女抚养等内容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询问。由于一方当事人身在外地,交通不便,承办人在征得双方同意后,主动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便捷、灵活的参诉方式进行案件调解。同时,考虑到两人均存在聋哑残疾的特殊情况,为确保双方真实、全面地表达自己的意愿,充分行使诉讼权利,承办人更积极联系并邀请聋哑学校的专业老师全程参与调解沟通,让双方既能“说清楚”,也能“听明白”。
随着一个个温和的手语动作,透过鲜明的文字记录,让当事人在“无声”的世界里都感受到了司法的“温度”,该案最终双方达成一致意见,成功得以调解结案。
情系残障,法暖人心。郏县人民法院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把实现好、维护好、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司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,立足司法工作特点,为残疾人提供公正、高效、便捷的司法服务,赢得辖区群众的一致好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