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月二龙抬头,这是一个流传至今的古老的传说,每逢农历二月初二,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。从此以后,雨水会逐渐增多起来。因此,这天就叫“春龙节”。中国北方广泛的流传着“二月二,龙抬头;大仓满,小仓流。”的民谚,寄托了人们祈龙赐福、保佑风调雨顺、五谷丰登的强烈愿望。
二月二,民间也叫“踏青节”,从这一天开始,大地阳气上升,青草野菜开始发芽放青,人们开始到户外郊游了。唐代诗人白居易的“二月二日新雨晴,草芽菜甲一时生;轻衫细马春年少,十字津头一字行”。就是描写二月二游人踏青的热闹景象。
为什么要“二月二”才龙抬头呢?因为农历二月已进入仲春季节,这时阳气上升,大地复苏、草木萌动,农民们就要春耕、播种了,非常需要土壤湿润,保有水分。这时若是天公降雨,真是太宝贵了,所以有“春雨贵如油”之说。从节气上说,二月初正处在“雨水”、“惊蛰”、“春分”之间,这是个既需要雨水,又可能有降雨的时期,人们多么希望通过对龙的祈求行为来实现降雨的目的。
在我的家乡,每逢二月初二家家户户要摊煎饼、吃炒豆。虽然这些东西平时也经常吃到,但在这一天吃却意义不一样。还有二月二剃龙头,老百姓、特别是男孩子都习惯于这一天理发,借以去掉昔日的秽气,迎接新一年的兴旺。有的图吉利,祈求增加福气,让孩童将来有所作为。
民俗是约定成俗,没有明文规定,不过大家都奉行。民俗充满了想象,也有现实。是迷信,是信仰,是追求,是梦想。它给人们往往留下很多的善良、慈祥、正直和纯真,有时也给了人们信心……
春天是一个令人振奋、催人劳作、挥洒汗水、播种希望的季节,它能使人思绪万千、遐想久远、舒展胸怀、放飞心情。我们期盼龙抬头,期盼好收成,期盼丰衣足食。人们懂得,只有劳作才能换取收获。因此,劳累也快乐!有道是“春华秋实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