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年以来,郏县法院以立案登记制改革为契机,不断提升诉讼服务水平,积极打造诉讼服务中心升级版。努力让当事人诉讼更加便捷,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司法的温情。
一是规范运作,诉讼服务标准化。根据案件受理数量、审理情况等,在征求业务部门意见的基础上,对原有的诉讼引导、案件查询、联系法官、收转材料等工作规范进行梳理,重新细化服务工作,公开服务承诺和信息流程,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,有据可依。同时要求工作人员规范着装,日常接待文明用语,树立良好服务形象。
二是整合资源,诉讼服务一站化。建成了集法律咨询、立案登记、材料收转、诉前调解、判后答疑、司法救助、信访接待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中心。推行“一站式”服务目的,让老百姓少跑一次腿、少找一个人、少等一分钟、少费一点心,真正满足人民群众对司法便利化的新需求,真正做到咨询有人应、诉请有人引、材料有人收、案件有人查、法官有人找。
三是完善设施,诉讼服务便民化。设立导诉台,由经验丰富的法官担任导诉员,做好群众接待工作。专辟等候区、调解室,配置休息座椅、电子显示屏、电脑、电话机、打印机、复印机、饮水机、笔墨纸张、老花镜、报刊等便民设施,将内容详实的各类诉讼指南放在醒目位置供当事人免费查阅。在诉讼服务中心实现WiFi全覆盖,为群众提供便利,于细微之处让群众感受到诉讼便利。
四是充实力量,人员配置科学化。配齐配强诉讼服务人员,从知识结构、年龄、工作经验、岗位职能等多方位出发,选调年富力强、审判经验丰富、善做群众工作的精干力量和优秀年轻干警充实到诉讼服务中心,充分发挥他们各自的优势。同时加强干警的教育培训,提高业务素质,为当前多类型、各层次案件的依法准确立案提供有力保障。
五是能动司法,服务措施人性化。对一些老弱病残等不方便参加诉讼的特殊群体和外地当事人,开展上门立案、邮寄立案服务。对符合条件的困难当事人,依法缓、减、免交诉讼费,让其打得起官司。对涉及农民工及“三留守”人员合法权益的案件开辟绿色通道,实现快立快审快结。对特困刑事被害人、申请执行人和涉诉信访当事人开展司法救助,体现司法的人文关怀。
六是诉调对接,化解纠纷多元化。强化纠纷分流,引导当事人选择多种渠道解决纠纷。在立案大厅建立诉调对接工作中心,由资深人民调解员常驻法院开展诉前调解,努力将纠纷化解在诉前。对于调解不成进入诉讼程序的案件实行繁简分流,对事实清楚、争议不大、标的额较小的案件直接交由诉讼服务中心速裁组速裁,其余案件则按规定迅速分流至业务庭审理,做到简案快审、繁案精审,努力提高审判质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