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静静地坐在窗前,饶有兴味地看着窗外的雨从小到大,从润物无声到哗哗作响。起初,只觉天暗了一点,感到些许朦胧,隔着窗纱,看不到什么,拉开窗户瞧了瞧,水泥铺就的路面上星星点点地散落着雨滴的印记,或大或小,形态各异。过了一会儿,只见一条条细线从空中斜斜地飘下来,有的落在地上,有的落在树梢,有的落在了窗上,温柔地滑落,悄无声息。渐渐地,线越来越密,可以听到沙沙的声响,这声响越来越紧,越来越大,不一会儿,便哗哗地响了起来,似流水一般。豆大的雨滴打在玻璃窗上,发出啪啪的声音,一股股水流顺势而下,窗外一片模糊。
“还不快进来!下大了!”一个带着关怀和责备的声音传了过来。“不回去!我想再玩会儿”一个稚嫩的声音回应着。听这声音,该是隔壁的小女孩西西和她妈妈。我忍不住打开窗子,探头看了看,果然,西西正撑着一把小花伞在雨中转圈呢,还时不时地把小手伸到伞外,试图接住落下的雨滴。雨滴打在她嫩嫩的小手上,从指缝间滑落。她用湿润的小手摸了摸自己的脸,咯咯地笑了,脆生生的,很好听。欢快的笑声和着哗哗的雨声,我不禁想起小时候的自己,也是这样不听话,也是这样快乐又傻傻地笑。那时候,每每下雨,总是要出去感受一下那湿润的气息。有时打着伞,有时披着雨衣,有时拿个尼龙袋子简单一折披在身上,就从头盖到了膝窝。毛毛雨的时候,可能什么都不带,就跑出去了。总是伴随着爸爸妈妈的唠叨声:“快回来!当心冻着!别乱跑!傻不傻呀!”可即便听两句唠叨,也要出去嗅一嗅雨的味道,还会伸出舌头舔一舔、尝一尝。那是什么味道,我已经不记得了。只知道现在下雨,如果不是必须出去,我通常会躲在屋里。有时感谢上天的馈赠,有时抱怨暴雨的肆虐,偶尔也会撑把伞,漫无目的地游荡一会儿,但再也没有像小时候那样莫名的欢欣,肆无忌惮地唱呀、跳呀、跑呀。
年龄在一岁一岁地增长,阅历在一点一点地增加,正是人生做加法的时候,我却总感觉少了点什么,一直不明白。现在想,似乎是习惯了钢筋混凝土带来的稳固,习惯了空调暖气带来的舒适,却渐渐丧失了对自然的好奇与感恩,变得越来越麻木。不再去聆听花开的声音,不再去感受烈日的燃烧,也不再去品尝风雪的味道,隔离了心性与自然的通道,掩藏了纯粹的好奇与新鲜。于是,我伸手接了几滴雨,轻轻地舔了舔,闭上眼,我笑了,“啊!久违的味道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