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为首页 / 添加收藏 / 返回首页
当前位置: 法学园地 -> 法官札记

铁骨柔情女法官

——记郏县人民法院民二庭副庭长李银环

  发布时间:2016-07-14 11:41:05


    从事法院审判工作24年来,她以铁骨柔情,铸就了一名基层法官公平正义的司法为民情怀,以感人的事迹诠释了一名基层法官对审判事业的执着和追求。在多年的民事审判、调解工作中,她赢得了“金牌调解”、“办案能手”的美誉。她就是郏县人民法院民二庭副庭长李银环。

    李银环在判案时总展示出“铁面无私”的风格。去年,李银环审理了原告周口市张某诉郏县唐某买卖合同纠纷一案。张某给唐某加工了一套面粉机械配件,价值3400元,唐某设下一个圈套,让货主先卸货后付款,又以质量问题为由拒付货款。李银环多次给被告打电话让其支付该货款,被告仗着自己是本地人存心赖账,意图采用拖的办法迫使原告知难而退。李银环看穿了被告耍的小花招,决定快速受理快速审结,她当庭判决被告在3日内付清货款。原告收到判决书后感动地说:“作为外地人,在郏县打官司人生地疏不方便,想不到这么快就判决了,在这里我充分感受到了法律的公平和正义。”

    郏县有一起十几年的经济纠纷积案。当事人一方为普通的农民丁某,另一方李某系某政府官员的家属。因为债权债务关系,李某将丁某自办的塑料厂里的机器设备拉走,造成丁某的塑料厂停工停产,最后企业破产。丁某把官司从县法院打到了市中院。在中院开庭返回的途中,屋漏偏遭连阴雨,丁某中途又出了车祸,造成终身残疾,丁某十几年来持续上访,成为全市一件有名的上访案件。

    2015年,这件棘手的案子交到李银环手中,她到丁某家中看望躺在病床上的丁某,丁某的妻子说:“以前家里红红火火,现在人不像个人,家不像个家,上访时接访人对我这个老信访唯恐躲之不及,您咋亲自找上门来了?” 李银环说:“我是来了解情况的,也听你诉诉苦。”一句开场白拉近了他和原告的心理距离。丁某表示接受调解或法院判决,不再上访了。接下来,李银环调来案卷仔细阅卷,找同样案例进行分析借鉴。审理中,李银环依据法律条文,摆事实讲法理,以法服人,责令被告赔偿丁某的损失,同时驳回了原告过分的诉求,双方当事人心服口服,一起多年的上访案件圆满解决。

    李银环在调解案件时总展示出女性特有的“柔情”性格。她调解案件用发自内心的真诚和善良,解决了大量百姓之间家长里短的小案子,也解决了许多人看来不好解决的棘手纠纷,使难办案件最终得到了圆满解决。2013年临近春节,郏县发生一起24名信阳、南阳等外地农民工讨薪案件,农民工因找不到工地承包商,背着被子围堵有关部门门口。上级有关部门把这件棘手的信访案件交给了郏县法院。李银环接手后,看到农民工愤怒又疲惫不堪的样子,说:“作为一名母亲,也希望全家过年时能够团团圆圆。作为一名基层法官,我自己本身也是一个普通百姓,我不过年,也要让大家能拿到钱回家过年。”她的承诺如同让农民工吃下一颗“定心丸”。接着她把两位农民工代表请到了她的办公室,端上热乎乎的茶水。李银环一方面让两位农民工代表安抚工友情绪,另一方面通过多种方式联系上洛阳和郑州两家工程承包商。看到法院将动真格,洛阳建筑承包商于农历腊月廿八筹资10万元,汇入法院指定账户先行垫付部分工资。一场经历多天的讨薪危机终于化解了,李银环长舒一口气,感到为政府分了忧,为群众解了难,自己再苦再累也值了。

    李银环审理案件有天平般的公平心,用法律维护着社会的公平,用柔弱的肩膀担当正义。她判决审理和调解的案件,当事人服判息诉率高,自动履行率高,上诉率低,至今未出现一例错案。

    2015年,李银环坚持抱病工作,审结各类民商事案件353件,摞起来有近2米高。她所审结的案件,无超审限、无发回、无改判、无一信访案件。无论在数量、还是质量都居全院第一名,在全市也名列前茅。

    李银环用正气铸就公平,用智慧巧解难题,用真诚捍卫法律尊严。她先后荣获过“全市法院优秀法官”、“全市优秀政法干警”、平顶山市“十佳政法干警”等荣誉称号,荣立过个人二等功。

责任编辑:郏县法院    

文章出处:平顶山日报    


关闭窗口

您是第 3881731 位访客


Copyright©2025 All right reserved  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  豫ICP备12000402号-2